搜狐西北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西宁爱尔:白内障术后,视力模糊是怎么了

2019-7-4 15: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人的眼内有一层透明组织,医学上称为晶状体。晶状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得浑浊了,失去了透明性,导致视力降低,被称为白内障。白内障的诊断标准:晶状体浑浊,视力低于0.7,排除其他疾病,可以诊断为白内障。 ...

  人的眼内有一层透明组织,医学上称为晶状体。晶状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得浑浊了,失去了透明性,导致视力降低,被称为白内障。白内障的诊断标准:晶状体浑浊,视力低于0.7,排除其他疾病,可以诊断为白内障。

  白内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老年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医学上,至今尚无药能有效阻止或逆转白内障的发展,通过手术可使病人复明,一般情况下,如果病人眼部无其他影响视力的疾病,手术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都会提高,特别是植入了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其裸眼远视力一般能恢复到0.5以上,甚至达到1.0以上。如果术后仍看不清,要从以下几方面检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眼睛本身的病变

  我们常把人的眼睛比着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像照相机的镜头,眼底的视网膜相当于感光胶片。白内障手术仅仅是换照相机的镜头,而图像的好坏还依赖于感光胶片即眼底的好坏。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白内障手术再成功,也不一定能提高视力,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

  2、后发性白内障

  有些老年病人术后视力比较好,过了几个月或几年后,视力又下降了,他们误认为又长出白内障了。实际上,手术后白内障是不可能再长出来的。但有一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可使病人术后视力下降

  这是因为医生手术时,为了不破坏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也为了能比较好地置入人工晶状体,术中保留了一层薄膜(即晶状体后囊膜)起支撑作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约30%的老年白内障病人的这层薄膜会逐渐变混浊,从而影响视力。这个问题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用激光将后囊膜打一个小洞,仅花上几分钟左右的时间,眼睛马上会变亮。

  3.老视或近视

  正常人的晶状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使我们既可以看远物,也可以看近物。而白内障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固定,看远物或看近物不能兼顾,要么能看近不能看远,要么能看远不能看近。为了达到比较好的视力,病人一般可在术后3个月待伤口恢复后到医院配镜。

  4.其他情况

  如白内障手术后由于切口的影响,角膜(黑眼珠)的弯曲度会发生一些变化,术后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此时可在术后3个月伤口恢复后进行验光配镜。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即术后2个月左右视力会下降并伴视物变形,医学上称为黄斑囊样水肿,这是一种白内障手术后的轻度并发症,一般6个月左右会自行消退,不需医治。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西宁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