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表明,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调查发现,青年人中的近视眼的患病率高于老年人。 近视已成为世界性的医学社会问题,而亚洲被公认为是近视眼患病率较高的地区,因此有关近视的各方面研究倍受关注 。 近视眼发病机制 为了探明近视的发病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各种假说和推测,虽然尚没一个理论能完整的阐述近视的病因,但基本肯定近视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生后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对近视而言是指不同的视觉信息环境,例如:不同的工作距离,不同的用眼时间,不同的照明条件等对眼的影响。 2、遗传因素 大量数据表明 , 近视眼的易感性是可以遗传的。对同卵及异卵双生子研究发现 , 同卵双生子间近视眼的发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这与同卵双生子基因的一致性相符。 从问卷调查的分析中发现, 除了阅读、使用电脑等近距离工作外 ,遗传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病机制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 ,父母近视的遗传因素对近视的作用比近距离工作等环境因素作用大 。 通过对青少年近视(16 岁前发生)和家族史的研究发现,父母均近视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比父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高 6.4 倍 。 家谱分析中, 预测可能发生青少年近视的人中有63%终发生了近视,男女比例相同。在不同研究中, 近视发展速度 ,近视发展的程度, 与不同人群的患病率不同, 因此, 可能有多个基因参与近视眼的遗传过程。近期,一项研究显示 ,近视的发生与多个基因有关。已经发现Xq28(MYP1), 18q(MYP2), 12q(MYP3)在几个独立的近视家系中有高表达, 其中18号染色体和12号染色体是通过高度近视家系认定的。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西宁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