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我们将每年的11月14日确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促使各国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尤其是中国,有着世界上较为庞大的糖尿病人口,超过1.3亿,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伤不起的“盛糖王国” 说起糖尿病,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只知道它的慢性病、血糖高,殊不知,据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较多的一种疾病。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至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至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治较难逆转,眼部并发症即是如此。 盗走视力的“小偷” 比起强盗的大张旗鼓,糖网病开始时更像小偷,起病之初你可能不感到有任意症状,然后当视力轻度下降和其他轻微反应出现时,你又会以为都是些小毛病而已,不当作一回事。随着病情发展,看东西变得明显模糊,才病急乱投医。这样,糖网病便慢慢“偷”走了你的视力,然后摇身一变成“无情杀手”,让失明来的如此猛烈。 晚期的失明风险 西宁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会引发诸多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患有糖尿病10年以上的患者,有50%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患病15年以上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达63%。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5倍,如果不能及时诊治,任由视力逐渐下降,接着可导致视力丧失。 定期检查是诀窍 有些糖网病患者经诊疗后,视力有所恢复,术后视力稳定,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干脆不再去医院复查了,并且也无严格控制血糖。一段时间后,便会发现糖网病又“卷土重来”。眼科医生强调,对糖网病患者来说,定期复查和控制血糖尤为重要。 其实,糖尿病一经确诊便应该立即检查眼底,并每年检查1次,必要时可以做眼底荧光造影。患病五年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应每半年检查1次。糖尿病眼病虽然有失明风险,但属于可防可治的眼病。一旦发现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眼前有黑影或漂浮物等,应马上看诊。早期,费用低,晚期诊疗难度大,疗效比较差。 诊疗原则为及时医治原发病,尽可能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原发病的诊治措施: (1)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治和控制饮食,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水平。多项研究显示,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减慢其发展。 (2)改变饮食结构。理想的饮食应由高比例的糖类、纤维素、丰富的、矿物质、低含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组成。这种饮食结构,可帮助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3)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血压及高血脂进行诊治。 (4)纠正贫血。对伴随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纠正其贫血状态,将有助于减少硬性渗出量。 改善视网膜的血流状态: (1)抗血小板的凝集作用。 (2)改善视网膜血液供养。改善视网膜的血氧供应,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血液循环。 (4)血浆去除疗法。在上述医治无效时,可试用血浆去除疗法。通过血浆去除技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和a-2-巨球蛋白的浓度,降低红细胞聚集的趋势,通过改变糖尿病患者上述血液成分或功能,将有助于糖尿病的医治,对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有一定的作用。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