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视人群的不断攀升,眼镜几乎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当下,广大近视朋友由于对配镜认识的不足,加上贪便宜、图方便的心理作祟,视力急剧恶化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要选配一副真正适合自己的眼镜,达到矫正视力、健康舒适用眼的目的,必须通过医学验光。 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数大于600°的近视眼患者,大部分属于病理性的近视范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由近距离工作所致的高度数近视逐年增加,患者的远视力明显的下降,给工作及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光学矫正是其主要的矫正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及经济等优点,其中以框架眼镜为主要方式。 欠矫的问题,降低屈光度数,是减少镜片厚度有效、简便的方法,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但并不是无限制地或随意地降低患者的配镜度数,欠矫的“量”应该由验光师结合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谨慎矫正。 欠矫是否过“度”的控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患者的主观需求:患者能满意戴镜视力,这是配镜成功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较大幅度地降低配镜度数是可行的。可以通过试镜架技术来明确患者是否满意矫正视力。 2)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有驾驶需求或从事其他对视力有一定要求的特殊行业,验光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矫正视力的底线。这便要求我们的验光师对视力相关的法律法规、行规等有一定的了解。 3)屈光度数:要考虑降低的度数带来了多少“好处”,即降低一定度数后所“取得”的镜片变薄程度与由此导致的矫正视力下降程度的比率(可以理解为性价比)。如降低一定度数后,镜片厚度的变化并不明显,而矫正视力却大幅度降低,这要考虑是否取消该“欠矫”方案,另寻他法。 4)患者的年龄:主要体现在患者是否有老视及近视力的需求。 2、散光的取舍:高度近视通常合并较高度数的规则散光。大部分验光师为了提高配镜成功概率,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舍弃散光方案,而另一方面为达到目标矫正视力,往往追加近视球镜度数(即等效球镜),然后导致镜片厚度的进一步增加。 高度近视顺规散光方案技巧: 大部分年轻患者属于顺规散光,是我们工作当中较常碰到的散光类型。我们知道,顺规散光的垂直方向屈光度数大于水平方向,对近视散光而言,水平方向近视度数较小,即球镜度数不变的情况下,散光度数对水平方向的镜片厚度不产生影响。鉴于目前大部分眼镜框架的的款式是横椭圆形,近视镜片的厚度主要表现在框架的水平向两侧,而垂直方向的镜片厚度因割边后的直径小而表现并不明显。 因此,应尽量使散光度数接近或等于验光方案,由此可使近视球镜度数较小,以期减少镜片水平方向的厚度。强调一点的是,大部分患者原戴镜中的散光未矫或低矫,在配镜之前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散光方案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现象,以争取其主观配合,提高配镜成功概率。 如果没进行医学验光配镜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近视配眼镜,先要以确诊为真性近视为前提,所以,必须排查假性近视的存在,否则便不能直接配镜。因为,近视的初发期多为假性,虽然也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近视力好,但通过医学验光中的散瞳验光确诊后,给予正规的诊疗,再加上适当的休息,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眼睛,还有希望恢复正常视力。 而散瞳验光属于医学验光,是一种医疗行为,只能在正规的眼科医院、视光专科才能够提供该项服务即散瞳验光的方案权。普通的眼镜店不仅没正规的散瞳验光医生,而且无提供这项服务的资格。所以,如果没进行医学验光,尤其是初次验光配镜的青少年,便会把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甚至视力恶化,悔之莫及。 近视度数不能单凭电脑验光,医学验光才能标准配镜 众所周知,近视配眼镜的基础在于必须查明每只眼睛的准确度数,而普通的眼镜店在这个步骤上通常仅仅靠电脑验光和视力表检测来确诊,而这是不科学、不人性化的,因为电脑验光、视力表检测只是每位近视患者配镜参数的一部分。如果仅凭此来配眼镜的话,可能造成由于不符合近视患者用眼、戴镜习惯而造成选配眼镜度数偏高,出现视疲劳、头晕等症状,甚至近视加深。 视力“亚健康”潜伏因素不容忽视,医学验光详细排查 除此以外,视力不好不仅与近视有关,还于患者可能伴有的散光、斜弱视、远视、眼疾等密切相关,而这在普通的眼镜店是无法排查的。但如果不进行排查,可能让本来已经处于“亚健康”的视力进一步恶化,近视度数不断攀升的同时,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眼科疾病。 而医学验光配镜中,重要的两个步骤:问诊和裂隙灯检查,便是为了查明近视患者的用眼状况,是否伴有眼病、远视、散光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配镜方案达到解决眼睛的各种视力问题,而且能够检查出可能潜伏的眼病,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