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难治病症之一,对其实施手术常常受到限制。针对不同原因并发白内障,采取不同方法,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医治。 其创新点反映在: 1、对虹膜炎并发白内障,将瞳孔缘部约0.5mm宽虹膜组织环形切除后,进行超乳晶体吸出术,术后可保持类圆形,对光反应良好。术后随访1年,所有病例瞳孔保持园形,术后视力0.3以上者达91.2%,视力提高者为95.6%。 2、对急性眼病滤过术后并发白内障采取3.2mm周边透明角膜切口,虹膜行环形切除,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联合置入器推注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且不破坏滤过泡,既可通过手术医治白内障恢复视力,又能使得原有滤泡的完整及功能。术后随访1年,视力0.3以上者达65.16%,视力提高者91.2%,术后滤泡完整者完全,眼压均低于21mmHg。 3、采用角膜裂伤缝合术、球内异物取出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置入术,医治角膜裂伤伴有球内异物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其优点在于患者的医治周期大为缩短,费用降低,且视功能恢复较快,可减少因晶体破裂所致皮质过敏性葡萄膜炎,降低发生眼内炎的概率及继发性眼病的发生。 4、对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置入,并于术前或术后进行三面镜眼底检查,视网膜有干性裂孔者行氩激光光凝医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年,视力0.3以上者为79%,视力提高者达89.5%,均未见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发生。 【术前准备】 (1)视功能检查:对于成熟期白内障,检查光感、光定位和色觉。对于未成熟期白内障,检查远、近裸眼和矫正视力。 (2)测量眼压,了解是否合并眼病。 (3)检查眼前段: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和虹膜。必要时(如曾做内眼手术者、角膜变性者和年龄大的患者)应当检查角膜内皮细胞数。
(4)散大瞳孔后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混浊情况,特别注意晶状体核的颜色。核由软变硬的过程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颜色越深,核越硬。评价晶状体核硬度对于选择白内障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用的是Emery核硬度分级标准,依据晶状体核的颜色将核硬度分为5级:I级:晶状体透明,无核,软性。II级:晶状体核呈黄白色或黄色,核软。III级:晶状体核呈深黄色,中等硬度核。IV级:晶状体核呈棕色或琥珀色,硬核。V级:晶状体核呈棕褐色或黑色,硬核。 (5)尽可能地了解眼后节的情况,以便判断术后恢复情况。 (6)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7)了解全身情况,除外影响手术的严重疾病:① 高血压患者:应当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② 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150mg%)以下。③ 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肝功能等检查,除外严重的心、肺和肝疾病。④ 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8)冲洗泪道和结膜囊。 (9)术眼滴用眼药水2~3日,3~4次/日。如果需要紧急手术,至少在术前6小时滴用眼药水,每半小时一次。 (10)术前尽量散大瞳孔。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