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西北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儿童弱视的基本理解

2022-12-19 15:44| 发布者: | 查看: 103| 评论: 0|编辑 |删除

摘要:   弱视在眼科中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有研究发病率大概在2%到4%左右。比如一个8岁的儿童,右眼为-3.00度的散光,另一只眼无明显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散光眼(右眼)的裸眼视力0.4,戴上眼镜矫正后的 ...

  弱视在眼科中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有研究发病率大概在2%到4%左右。比如一个8岁的儿童,右眼为-3.00度的散光,另一只眼无明显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散光眼(右眼)的裸眼视力0.4,戴上眼镜矫正后的视力也只能达到0.6,视力是明显低于正常8岁年龄标准的,在眼部没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称为弱视。我们具体介绍下弱视。

  弱视的概念

  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标准视力,但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弱视的成因

  弱视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的。这些异常的视觉经验包括单眼或双眼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等,导致视网膜黄斑区得不到清晰物像的刺激而形成弱视。

  弱视的诊断

  弱视诊断主要依据视力检查,双眼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标准视力,而这个低视力无法用其他疾病因素解释,此时可初步诊断为弱视。

  弱视发病率

  据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和所用的疾病定义,弱视的患病率约为1%~5%。常见发病年龄为出生至7岁,患儿通常在两岁前已出现弱视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弱视的分类

  弱视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有两种理论来解释弱视的发病机制,即形觉剥夺和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按照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将弱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01斜视性弱视

  病因是斜视,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为阳性,形觉剥夺为阴性,通常发生在单眼性斜视;

  02屈光参差性弱视

  病因是屈光参差,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为阳性,形觉剥夺为阳性,其特点是屈光不正较为严重的一眼存在形觉剥夺而出现弱视;

  03屈光不正性弱视

  病因是屈光不正,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为阴性,形觉剥夺为阳性,多发生于存在中、高度屈光不正而未及时矫正视力的患者;

  04单侧形觉剥夺性弱视

  病因是形觉剥夺,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为阳性,由于单侧形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而形成弱视;

  05双侧形觉剥夺性弱视

  病因是形觉剥夺,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为阴性,由于双眼形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而形成弱视。

  婴幼儿即便短暂地遮盖单眼也可能引起剥夺性弱视,故应该在视觉发育关键期避免不恰当的遮盖。

  弱视的防治

  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否则错过视觉发育的敏锐期,弱视诊治将变得困难。如果在8岁前弱视仍未诊断及诊治,可导致延误诊治时机造成一生的视力低下。

  具体的诊治方式取决于弱视的类型,包括眼镜矫正、遮盖优势眼诊治等,弱视的诊治必须解决病因,如有屈光参差或屈光不正,及时矫正视力是前提,如有形觉剥夺可能需要手术。现有的诊治策略包括:消除病因、光学矫正、遮盖治疗、光学及药疗法等。

  坚持诊治的结果优于放弃诊治,推荐弱视好后继续维持诊治1~2年,以巩固弱视的疗效,防止反弹。

  视网膜上清晰的像的重要性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像阳光对于绿色植物的意义,所有的异常视觉经验都可以总结成一点:影响了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获得清晰像或者剥夺了获得清晰像的机会,造成视力(视觉)的发育异常。

  儿童弱视遵循的原则是:越早发现,越早干预,越早治,疗效越好。想避免弱视简单,是从小定期体检。大龄弱视和成人弱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矫正诊治,这里必须认识到,成人的诊治肯定没儿童好,周期也会更长,疗效也更不好预测。

  >>>如果想咨询相关眼病,欢迎进行预约挂号<<<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1-220S0145450Q2.png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