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话题登上热搜,许多网友也分享了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眼部不适的情况,已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本身是否能够直接对我们眼睛的相关组织细胞进行感染,实际上证据不是太足”。这表明,及时识别不同原因导致的眼部不适的重要意义。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唐文婷老师为您介绍,如何及时鉴别青光眼这种严重致盲眼病。 1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往往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是全球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害因素之一;眼压越高、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能力越低,视神经凹陷萎缩及其特征性视野缺损越严重。 2、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 1.年龄超过40岁: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青光眼的发病率,要比年龄40多岁的人群高4-10倍。 2.糖尿病疾病患者: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青光眼机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12倍。 3.有家族史的病人: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患者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有研究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级亲属患病风险为10%。 4.某些种族:拉丁裔/西班牙裔或非洲裔存在患病风险,亚洲裔是所有种族中闭角型青光眼发生风险最高的种族。 5.高度远视、高度近视的患者。 3、青光眼的症状有哪些? 疾病早期可以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往往病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甚至到了晚期致盲才发现。因此有上述高危风险的人群提倡尽早、定期眼科筛查,早期发现避免致盲。 1.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除少数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外,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症状包括严重眼痛、眼红、视力模糊、晕眩、严重头痛、恶心、腹痛、呕吐等。因此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眼红、视力模糊、瞳孔变大的患者应警惕青光眼及时就医。 4、诊断青光眼需要做哪些检查? 青光眼的检查项目有视力、眼前节、房角结构、视神经纤维厚度、眼压、眼底、视野等综合检查。 1.眼压检查:主要是了解眼压的情况,检查时医生会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压计包括接触式眼压计和非接触式眼压计,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时仪器会与角膜接触,会有不适感;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时仪器不会接触角膜,主要通过仪器喷出气流检查眼压。正常眼压(IOP)通常在10-21mmHg(毫米汞柱)之间。眼压大于21mmHg被认为高于正常值。 2.视野检查:主要检查视野是否有损害,并可以检查视神经功能状态和判断青光眼是否进展。视野检查目前有专门的视野机进行检查,检查时需直视前方,眼球不要转动,当眼睛从视野机内看到白色的闪光点时及时按下手中的开关,每看见白色闪光点亮一次就要按手中的开关一次,直到检查结束。 3. 青光眼OCT、房角检查、眼底检查等。 5、青光眼的治疗 医生会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眼压、视野和眼底损害程度,选择药物、激光和滤过性手术等不同的治疗方式给予降低眼压治疗,在降低眼压治疗时,会尽可能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目标眼压。 1.早期治疗中,医生可能会使用各种降眼压的滴眼液,通过滴眼液促进房水排出或减少眼睛房水生成而发挥降眼压作用。 2.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考虑减少药物副作用或是之前药物降压作用减弱,改变药物或剂量,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越来越严重。 3.如果滴眼液或者药物不足以降低眼压,不能控制病情进展,医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