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变潜伏的危险性较大,损害中心视野。黄斑部病变已成为成人失明第三大的主因。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发展,现代人的用眼习惯已经大大改变,近视程度的加深会增大黄斑部病变发病机率。 什么是黄斑变性 西宁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主任侯磊介绍,视网膜后部有一直径约 2mm 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称为黄斑,主要承担分辨物体的颜色、精细形态、明亮程度及探测物体的距离和追随物体的运动等,是视网膜上视觉较敏锐的部位。 黄斑病变病理特点为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的营养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发生病变,并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 黄斑病变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等。这里我们主要展开讲讲近视性黄斑变性。 近视性黄斑变性见于高度近视。 这是因为高度近视随着年龄增长,眼轴也会进行性变长,眼球后部向后扩张将产生后巩膜葡萄肿,同时,也会在黄斑部玻璃膜线样破裂产生黄白色条纹状的漆样裂纹、中心凹下出血、黑色类圆形微隆起斑及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等。 并且,由于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变性改变,玻璃体液化及劈裂,高度近视容易产生黄斑裂孔,继而发生视网膜脱离。 因此,高度近视需要每年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诊治。 高度近视的眼球病理 高度近视典型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高度近视的角膜后弹力层可能破裂;巩膜变薄是近视的病理改变特征之一;高度近视的睫状肌体会明显缩小;高度近视的玻璃体会产生变性、液化,正常网架结构破坏,灰色纤维及空泡增加,周边可能发生粘连,后部出现脱离;脉络膜会进行性萎缩与变薄,而脉络膜病变多先于视网膜病变前发生;高度近视由于眼球会向后伸长,视盘周围的脉络也随之受到牵引,从视盘旁脱开,导致视网膜外层及色素上皮缺如处巩膜暴露,会形成白色弧形斑;视网膜萎缩及变性,而萎缩、变性及牵引又会引起视网膜裂孔及脱离,同时,高度近视者的眼球血管壁的变化较大,早年(3-40岁)可出现视网膜动脉和小动脉肌肉层变薄,脉络血管闭塞,以及脉络膜——视网膜广泛性萎缩及变性。 正因为高度近视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所以定期的眼部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让眼睛过度劳累; 2、保吃足够长的户外时间; 3、不要在震荡、晃动、光线过暗或过强的条件下阅读或看电子设备; 4、平时要保持充足睡眠,平衡饮食;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