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视防控过程中 都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 又该怎样正确应对呢? 误区 1、近视不能马上戴眼镜,戴上后度数会越来越深 划重点 小孩子眼睛调节能力比较强,能看见不代表近视度数不增加。佩戴合适的眼镜之后,孩子的眼睛不时刻处于调节的疲劳状态,眼镜像挑水用的扁担,会减轻眼睛的负担,延缓近视的进展。 在青春期,孩子眼睛近视度数每年都会有75度到100度的自然增长,这是正常现象。 误区 2、散瞳对孩子的眼睛不好 划重点 散瞳只是通过药水麻痹睫状肌,让眼睛完全放松,没什么不好。14岁以下孩子近视配镜一定要散瞳。 误区 3、室内打两个小时球跟户外运动质量一样 有家长让孩子每天晚上看15分钟星星,还有家长让孩子看房间里的绿植,说多看绿色能预防近视,这些都是误区。 划重点 研究者认为阳光可以使视网膜中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而室内运动与阳光无关。 只有孩子在户外接触全光谱的阳光,有一定视野,才会对预防近视有作用。所以,应该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应该每天累计在2小时以上。 误区 4、假性近视也要矫治,近视是能够医治的 许多家长都抱有这样的想法,看到各种矫正近视眼的方法和仪器都要尝试一下。 划重点 实际上,假性近视是睫状肌调节痉挛所致,是不需要过度矫正的,只要放松睫状肌,休息、改善调节痉挛便可以恢复。而真性近视眼轴已经变长,没办法再变回原状。 近视跟长个一样,已经长成大高个,没办法再变矮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矫正手段和仪器对睫状肌的过度刺激可能会加快近视的进展。 误区 5、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形 划重点 戴眼镜是不导致眼睛变形的。因为经常戴眼镜,玻璃阻挡一部分紫外线,导致眼睛周围的皮肤和其他部位不一样,另外戴眼镜看到的形象和摘掉眼镜看到的有差异,导致感觉眼睛变形。 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01定期检查视力 家长可每月在家给学生测视力。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自己每周甚至每天测一次,已经近视的学生应该每半年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及时调整眼镜的度数。 02发现近视眼先兆及时看医 当发现学生看黑板眯眼、皱眉、挤眼、揉眼时,要提醒他赶紧到医院散瞳查视力,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不能硬扛,否则视力会迅速下降。 03强调正确用眼姿势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一定要告诉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04尽量避免小屏幕电子操作 限制学生使用手机、iPad等小屏幕电子产品,家长尤其要控制孩子玩电子设备的时间。 05每天确定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让学生在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对预防和控制近视至关重要。 文献来源: 转载自爱尔眼科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银川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