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如何防控近视”好像每个人都能说上那么几句,然而真正做对的并不多,近视后不正确地处置,往往导致近视不断加深,甚至还引发其他眼部问题,值得警惕。 近视防控一方面需要眼科医疗机构给予系统检查、科学矫正,另一方面也需要自身能科学理性地认知,避免盲目盲从。眼科医生总结了2个常见近视防控误区,供大家参考,快来康康。 低视力等于近视?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了,是不是是近视了?诚然,视力下降是近视的标志性症状,但并不意味着视力下降可以与近视划等号,除去近视,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引起视力下降。 因而,出现类似近视症状,应先排除其他眼病因素,确诊为近视后再做下一步处置。 看得清是矫正? 确诊了近视后,“如何矫正”也有学问。许多人印象里验光可能是“对照着视力表,更换不同度数的镜片,直到能看清楚”。实际上,对矫正的要求应该更“苛刻”些,相应的验光配镜还应该更“繁琐”些。 矫正近视,不只要看得清楚,还应看得舒服,如果觉得新配的眼镜戴上去头昏、眼胀,这次矫正可能并不成功。科学矫正近视建议选择检查更为系统的医学验光,综合考虑视功能、眼轴、角膜曲率、眼位等多种因素,从而以保科学矫正,既能看得清楚,同时还能有良好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