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堵塞是怎么回事?发生在眼部的各种疾病有许多,视网膜堵塞是其中危害比较大的一种,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可能有致盲的风险。那么视网膜堵塞是怎么回事?下面有请眼科医生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视网膜堵塞的临床表现 眼科医生介绍,在堵塞之前,可先有血管痉挛,患者有一过性黑朦,为时几秒钟或几分钟。如为分支血管堵塞,它所供应的视网膜因功能丧失将出现视野缺损,堵塞时间短者,视力和视野缺损可以部分恢复。视网膜堵塞包括静脉和动脉两种,具体介绍如下: 视网膜动脉堵塞—— 指视网膜中部动脉或其分支堵塞。视网膜中部血管为末血管,一旦堵塞,可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视力下降,多发生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视网膜动脉堵塞一旦确诊,应争分夺秒地恢复视网膜的供血,抢救视力。 诊治方法:一般来说,中部动脉堵塞发病后1小时内如果得到缓解,患者的视力可以得到恢复,目前主要采用的诊治方式有大量血管扩张剂、抗栓和溶栓药以保护视细胞、减轻视功能损害,必要时也可用高压氧舱诊治。但如果超过4小时,视力难以恢复。 视网膜静脉堵塞—— 视网膜静脉堵塞是中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疾病。在视网膜静脉堵塞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占据主要位置;其他危险因素还有心脑血管疾患、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其典型的表现是患者突然出现迅速、微痛性的视力下降,严重者视力仅存光感。 诊治方法:该病的诊治主要针对病因,对于缺血型视网膜静脉堵塞应给予视网膜光凝诊治。必要时可能需要玻璃体腔注射药诊治。有的患者认为该病不疼不痒不难受,不必急于诊治。然而,一旦发生大量出血而致视力丧失时再诊治,会错过激光诊治的机会,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承担更大的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