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通常是指眼压升高,导致视野缺损及视神经损伤,使患者视力逐渐下降的眼病。人一旦患病并发生视神经损伤,任意方法都不能使病情逆转,也不能使视神经恢复到正常状态,即其带来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青光眼种类 1、原发性青光眼。 2、继发性青光眼。 3、混合性青光眼。 4、先天性青光眼。 这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1、老年人。 2、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患者。 3、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外伤、远视眼、高度近视眼等情况者。 4、长期口服某种药品、用含激素眼药水的人群。 出现以下症状警惕是不是患上了青光眼 1、看到灯光旁出现五彩缤纷的晕圈,好像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2、眼胀、头疼、视物模糊,尤其是在情绪激动或在暗处停留过久(如生气、看电影电视或在暗室工作后)时。 3、视力逐渐下降,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不到1.0(对数视力表为5.0),尤其高度近视者,配戴适度的眼镜后仍常有头疼眼胀感。 4、晨起后看书、读报较吃力,有的出现鼻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 5、饮水量偏多(如一次喝水超过300ml)后15~30 分钟出现眼胀、头疼。 青光眼防治 1、避免长时间低头。因为重力的原因,长时间低头会导致眼前房的空间被压缩得更小,如田间劳动、伏案工作都可能诱发疾病,也曾有过长时间俯卧位的骨科手术后诱发青光眼的案例。 2、避免黑暗。黑暗环境下,瞳孔会扩大,虹膜堆积在周边房角,这也使房角进一步变小。长时间呆在黑暗环境,天气阴霾都可能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推荐夜间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应适当开灯照明。 3、控制情绪。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还和情绪紧张、悲伤、生气、发怒等有关,这些情感变化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瞳孔散大,虹膜堆积,使得房水难以有效排出。 4、 避免散瞳。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宜散瞳检查眼底,推荐用免散瞳的眼底照相方式检查眼底。如果必须散瞳检查,应该在监测眼压的情况下,或者散瞳后尽早使用缩瞳药品恢复瞳孔大小。 5、慎用药品。患者应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后,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6、及时医治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如果发生了白内障,应该比一般人更早一些接受白内障手术,这对改变房角的结构有一定帮助。 青光眼发病隐匿,患者一旦察觉视物模糊,往往已进入中晚期。所以,尽早发现患病是关键,只有重视早期筛查,才能减少视功能损害。 中卫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主任刘国伟建议,将青光眼检查作为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大多数人在35岁左右便应该进行一次详细的青光眼检查,40岁时再进行一次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 60岁以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咨询预约,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责任编辑:蟹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