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副主任王燕解答,我们常把眼睛比作照相机,我们眼睛的晶状体好比照相机的镜头,外界的物体只有通过晶状体的聚焦,我们才得以看清,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晶状体发生了混浊,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这是白内障。比较容易理解,得了白内障,要想恢复视力得让晶状体重新变得透明,目前而言,还没任意一种药或理疗的方法能使混浊的晶状体恢复透明。 白内障患者需要避免陷入以下五大误区。 误区一:夏季不宜做白内障手术 夏季天气炎热,受手术环境及诊疗住院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医院不推荐病人在此季节进行白内障或其他眼疾手术,由此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夏季不宜做白内障手术。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环境和条件的大幅改善,基本上去除了夏季白内障手术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相反,还可以为病患避免了不少手术旺季时带来的问诊求医的排队、择医手术的烦恼。 误区二:白内障要成熟才能做 随着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高清手术显微镜的推广,特别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应运,手术技术上再也不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才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如果等待白内障成熟,会让老人度过一段漫长的低视力阶段,不仅会造成老年人的生活不便,质量下降,也会增加儿女的负担。 误区三:白内障可以通过药得到诊疗 老年人常常从各种报纸或者广播上看到各种医治眼病的奇药,可以让混浊的晶状体“返老还童”而避免手术之苦,因此许多人花重金购买后,却起不到提高视力避免手术的作用,也错过比较合适手术时间,甚至因为过敏或者其他副作用,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误区四:白内障手术需要视力下降到0.3或者0.5以下 其实医院视力表检查的视力只是代表了视觉功能的一部分,一个好的视觉还包括良好的色觉,对比敏锐度和像差。对比敏锐度简单来说是分辨灰度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世界不是单纯的黑与白,还存在许多介于二者之间的灰度,分辨存在这些不同程度的“灰色”的能力是对比敏锐度。 而医院检查的视力表上只有纯黑和纯白的对比,所以有许多白内障患者会有良好的视力表“视力”,视力检测可以达到0.6-0.8,甚至1.0,但是患者却总感觉视力模糊,仿佛生活在严重的雾霾之中,表症是患者感觉眼前若有塑料薄膜或者擦不干净的眼屎,其实这些都是对比敏锐度下降的表现。对比敏锐度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较明显的影响是对台阶的分辨能力下降,这也是老人常常摔跤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法清晰地分辨大片平地中的少量台阶,容易导致踏空摔倒,甚至导致骨折。 所以不能仅仅因为视力表“视力”还不错放弃白内障手术,要综合考虑对比敏锐度/色觉/像差等因素,特别是对于一些精细视力要求高的人群,例如画家、设计师、建筑师,所谓的“视力”0.8甚至1.0都不是白内障手术的禁忌。 误区五:白内障术中人工晶体越贵越好 人工晶体已经从硬质人工晶体发展到各种材质的软性折叠人工晶体,从球面人工晶体到非球面人工晶体,从单焦点人工晶体到多焦点晶体,近年来还出现了矫正散光的晶体,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是选择人工晶体并非简单地看价格,要根据自己眼睛的情况,经济状况和日常生活需求而定。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固原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