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医治方法?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生活的致盲眼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人。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因此了解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早发现和医治是必要的,那么青光炎怎么治? 青光眼有哪些危害 患有青光眼,特征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一旦患上青光眼,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不能盲目的认为我一眼患青光眼失明了,还有另一只眼睛。青光眼的具体危害如下: 视神经损害:原因主要是高眼压,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正常眼压,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但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一般发生在急性高眼压时,视力下降初期是由于高眼压使角膜内皮不能将角膜内的水分正常排出,结果发生角膜上皮水肿;急性持续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光感,这是因为高的眼压严重影响了视细胞的代谢。(青光眼的病症类型多,但其致病原因是多样的,想要了解详情,请咨询银川爱尔眼科医院在线医生http://www,fzykh,com/。) 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是多因素的,但主要的原因是机械压迫和视盘缺血。高的眼内压迫使巩膜筛板向后膨隆,通过筛板的视神经纤维受到挤压和牵拉,阻断了视神经纤维的轴浆流,高眼压可能引起视盘缺血,加重了视神经纤维的损伤,终导致了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必须及早规范医治 青光眼是目前国内外首要致盲眼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0,21-1,64%。致盲率为10-20%。也是说每100个盲人当中有10-20个是因青光眼而失明的。我国青光眼患人数为500-600万,青光眼致盲人数约40-50万。特别是原发性青光眼中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55-70岁)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人们应对它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做好防治工作,保护好他们的视力,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青光眼失明是因对此病缺乏正确认识,医治方法不得当而形成。首先对青光眼危害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慢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休息后症状缓解,自认为没什么大事,丧失宝贵医治时机,眼底视神经不断萎缩,不知不觉沦为失明;其次对此病缺乏了解,误诊、误治,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因伴顽固性失眠、剧烈偏头痛、恶心呕吐、心急烦躁、大便异常等症状,易被误诊为失眠、头痛、心脑血管、胃肠、神经精神病变,而到内科或神经科诊,采取错误医治方案,使病情没得到诊治而失明;一旦患上青光眼认为此病是不治之症,使患者丧失医治信心,放弃医治而失明;或错误的认为手术或药能医治,而未能定期到医院复诊,病情复发不能得到及时医治,丧失医治机会导致失明,。 |